16个面试,让我发现了公司不靠谱的这3个特点

随手一写用词造句不得体的还请谅解!

从市场最基础的文案策划做起,慢慢开始接触项目、产品、运营,再到对接业务带团队,学到很多,将近6年的时间,构建了我对教育行业的认知。期间从老牌公司辗转到上市公司,又到创业公司,再到跨行业,28岁的时候,我就在想,要30了,未来十年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从那时候起,我就非常焦虑,整个职业的发展仿佛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差不多就得了,先干着再说;但是,我确实又不满足仅仅只找一份工作,我的目标是找到能让我一直奋斗的方向或者说行业,可惜的是确实很难找,就跟谈恋爱一样,常常是我有意对方觉得不合适,对方有意我觉得不符合我的预期。

那么摆在我面前的选择无非就两个:继续在教育行业,或者换赛道、换行业。我能明显的感受的到面对这两个选择,我的心态是非常不一样的。

非教育行业,我会先学习先了解,其次是看项目、看产品,再来是商业模式,最后再看需要我做什么;而教育行业的公司我会考虑更多,面试的很多时候是以交流的心态去,看看对方是怎么做的,可行不可行。

回顾这几个月,在疯狂投简历和面试的过程中,算是些许了解了不同的行业,不同业务,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行业各不相同,问题却大都相似,有太多的“我不想趟那摊浑水”。

基本上统一的问题存在这三个方向:①拍脑袋的产品,自嗨式的逻辑②不断试错的模式,翻来覆去的市场③搞不清目标,找不到路径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拍脑袋的产品,自嗨式的逻辑

很多公司做产品做项目,都是拍脑袋做,并没有做严格的论证和调研,第一步走错之后就步步错,最严重的是当局者迷,对自己的产品或者项目陷入一种迷之自信,并且乐此不疲。

学过产品的都明白,产品实质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一个解决方案,一个好的产品要想成为一个人人争相购买的商品,其本质就是要让用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选择你的解决方案并且愿意为之付费。

可能说的比较抽象,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记得面试过一家做书法类课程的教育公司,比如他们有一款产品,书法套装,盒子里有毛笔、笔洗、水写布之类的书法工具,另外包含一张线上的视频课时卡。这么一套东西,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在某个场景非常好的满足用户学习书法或者国学的需求,但是你一定会买么?

为了弥补产品本身的不足,自嗨式的商业逻辑便会层出不穷。产品卖不动,那就变着法儿的卖,招代理加盟、微商拉下线、拓展异业销售渠道等等等等,总之只要是有销售方案,一听自己就嗨得不要不要的。

我个人觉得,这还是需要回归到用户和市场本身,微观上我们每一个潜在的用户到底需不需要这个产品,宏观的市场对这个产品的消费意愿到底有多强。

往往结果是这个体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或者本来不大的蛋糕有太多人在争抢了!

 

第二个问题:不断试错的模式,翻来覆去的市场

这里的模式可以理解成商业模式,但更准确的说法其实应该是一个方案。我记得面试过一家K12在线教育的小公司,大概看了下他们线上的课程有点像学而思网校,以数学课为主,人事没讲清楚就让我过去面试,我也二逼呵呵地去了,直到他们负责人过来才说明白他们需要招一个负责信息流投放的人。

可见他们是想要量想要数据,于是把希望寄托于能找到一个精通信息流投放的人身上。撇开投放的获客成本不谈,毕竟是教育行业出身,K12信息流效果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在说完之前的工作经历之后,实在忍不住,直言不建议对方砸钱做信息流。顺带着说了几个确实有效果的方式,可能在他看起来不靠谱或者速度太慢。

在我看来K12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行业营销的对象是家长,而使用者是孩子。那么通过信息流把信息投放给家长,信息是传达到了,但是并不足以支撑起AARRR的转化。说实在点,假设你是家长,你会通过看一个信息流广告就点进去让孩子学这个课程吗?

不过我还是很庆幸我说了实话,自然而然的结果是并没有给我后续的答复,通过简短的沟通,我估计面试我的负责人并不懂,毫不夸张地说,对方快的话至少要花1年到2年,慢的话甚至是5年才会对K12有所理解,并且找到合适的模式。

相比之下还有更离谱的,投放起码明确了营销的对象是家长,毕竟信息流可以定位到某一类人群。而那家做书法的显然还没有想清楚(姑且叫X公司),X公司有一个自嗨模式,以公益的形式给地方小学捐赠书法教室,然后几经周折通过学校和孩子建立关系,然后达到转化到收费的课程或者说产品上的目的。

乍一听感觉可行,但实际上此路不通。还是K12的特点,营销对象是家长,使用者是孩子,捐赠的公益教室孩子确实使用了,但是与家长可以说是完全没关系,X公司更没有影响到家长的决策,乐观点说这做的是“买卖不成仁义在”……

上面两家公司有错吗?我觉得没错,都是在试错,但是这些学费我早就交过了,不想再交了!

 

第三个问题:搞不清目标,找不到路径

面试的时候,负责人经常会问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没有。大多数情况下,我回问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的具体的目标是什么?有的会说我们年底都会把下一年的目标确定好,有的会说等你来了这块就是你负责来制定等等等等。

其实我问的这个目标从几个层面说一说都可以,总的来说就是希望由我负责后能达到什么样的预期,可能是具体的数据,也可能是具体某种效果,但是我接受到的反馈大都是迷茫的。

稍微好一点的是目标有了,但是依然找不到实现目标的路径,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规划一条其实并不可行或者效果很差的路径。

有这样一家Q公司,做艺术品交易平台的,招一个市场,当时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假如公司最近进入增长的瓶颈,如果是你来你会怎么提营业额?

我想了想说,分两块,第一内部流量做活动,刚想说第二外部流量的时候,立马就非常不专业的打断问活动怎么做。其实我本来是有一个非常成熟的点子,但是被打断后我就不想说了,于是说了我常用的“降、奖、折、赠、免”的概念,当然市场和运营都非常熟悉了,这几个字基本上是营销类活动的底层逻辑,具体形式万变不离其宗。

面试我的那个姐们继续问,原话不记得了,大概的意思是我说的概念他们市场部的同事也知道,但是活动具体是什么呢?对方可能觉得我华而不实,而我也感觉对方在骗点子,就随便扯了扯“拼、帮、砍、送、比”的裂变活动,并强调说这本来就是具体的形式啊,你还要什么形式?当然,还是象征性地给我聊了聊待遇的问题,有五险没有一金,一听我自然是不想去了,结果果然也没有让我失望。

可见这类公司都有这个问题,有目标找不到实现目标的路径,希望找个人来找这个路径,甚至有的公司还会让你无偿试岗三天来探讨这个问题,基本上大概率是骗点子骗方案。

话说回来,大家肯定还是挺想知道我当时想的提升内部流量转化的活动是什么?其实严格来说这个活动应该是基于用户的量级来想的,但是当时问了用户数据怎么样,对方说不方便回答,个人觉得太扯了,这种凭空让人想活动的也是个奇葩。

1元夺画(可以是其他的名字)
每天推出3-5张售价在300-500元的名家作品参与活动;
用户每人可以花一块钱参与抢画,待参与抢画金额于作品售价相等时,开出夺画对象;
未成功夺画的余额将退还APP账户

有人会说,钱退回app余额了,作品的本没回来啊。但是实际上回来了,钱在app的账户里,实际上在公司手里,接下来就是让用户把这一块钱消耗掉就行了。换句话说,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让用户往自己的账户里充了1块钱,如何用1块钱撬动更多的呢?

自然而然就是1元购买3-5张满减券了,主动推送满减券,比如300-30;500-50之类的,甚至力度可以更大。那么用满减买画不亏吗?当然不亏,适当把标价提高即可。

那么这个活动的逻辑就很清晰了
用户充1块钱→刺激用户用1块钱购买满减券→刺激用户购买甚至多次购买

可见这个活动的底层逻辑正是上面说的“降、奖、折、赠、免”,排列组合了下而已。理论上希望借助一元夺画能提升转化,不过最终的效果怎么样可能我是永远不知道了,因为对方没有给我机会,而其他的点子我也就无从想起了。

写了不少,算是一段时间面试的感触!

本文作者:𝙕𝙆𝘾𝙊𝙄

文章名称:16个面试,让我发现了公司不靠谱的这3个特点

文章链接:https://www.zkcoi.com/myblog/345.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𝙕𝙆𝘾𝙊𝙄𝙕𝙆𝘾𝙊𝙄
上一篇 2017年6月16日 上午10:53
下一篇 2018年10月24日 下午12: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私聊博主

立即联系
一般有空就回复

qrcode_web

微信扫码联系我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